我一直相信,通信業和IT業的發展,最后的最強大的支撐能力,不是硬件的更新和技術的突破,而是服務能力的提升,服務是它最核心的致勝法定。我也相信,任何依靠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公司,它都會很難維持長期的市場主導地位,而以服務為核心的企業,相反卻能較長居于市場主導地位。這也是幾年前當PC的定義人IBM公司要把PC生產賣掉,轉向服務時,我們不太能理解,為什么會這樣。不過市場給出了最好的回答,轉向服務的IBM不但沒有衰落,而是更加強大。
我也經常思考,為什么中國移動這樣的電信運營商能發展的很好,能有很高的收入?它們有很高的效率,確實,一個中國移動的員工要服務1500個用戶,創造1百多萬的收入,那么是什么幫助它實現了高效率呢?是一個強大的IT服務的支撐體系。簡單地說一個客戶服務電話,北京每個用戶打進中國移動的客服電話,它是要從1500萬個用戶中,把你找出來,并且在按秒計算的時間內幫助你處理好業務,這個靠人工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強大的服務支撐體系來幫助提高效率。沒有這樣的服務體系,一切都服務都無從談起。
因此,我相信對于絕大部分中國企業而言,要提高市場的競爭能力,一個強大的服務支撐體系是它的根本,然而,對于中國移動這樣強大的企業而言,自己建立一個這樣的IT服務體系不難,但是如果大量的中小企業,也要形成較好的IT服務體系,形成支撐,這就是一件很難的事,這就需要更多的IT服務企業提供更強大的服務支撐。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看到IT服務的領域都是國外的公司在發力,象Cisco、惠普這些企業,本土的企業卻不多,發展的情況也不太好,這種情況就造成對于中國市場了解較弱,價格也偏高。而本土的IT企業,常常是專注于某個點或是某個環節,比如計費、物流管理等,很少能形成一個龐大的綜合能力。不過最近我看到本土的一些企業的努力和探索很令人興奮,也很值得推崇,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銳捷網絡的一站式理念也引起了我的關注。其實今天銳捷網絡已經是一個非常有規模的公司,數千名員工,幾十個分支機構。營銷及服務網絡覆蓋全國和東南亞、歐洲、南北美洲等國際市場。IP網絡、IP安全、IT運維管理等全系列產品及解決方案被廣泛應用于政府、金融、教育、醫療、企業、運營商等國內外信息化建設領域。它的一站式IT服務解決方案,我相信是IT服務企業做好IT服務支撐的一個重要模式。
銳捷網絡把企業的IT服務需求總結為:“規劃設計—產品采購與部署—平臺維護—產品應用與增值—顧問咨詢與培訓”五個階段,面對這五個階段,銳捷網絡有針對性設計出一站式IT服務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IT專業化服務,包括網絡規劃與優化、業務建模與優化、應用系統管理、安全管理等內容。二是IT運維管理服務(ITSM),即管理層服務,基于銳捷自主研發的軟件平臺為客戶做整個IT系統的管理。三是通過向客戶提供人力和技術外包的方式為客戶提供IT專家支持服務。四是IT管理咨詢服務。五是培訓類服務,包括網絡實踐工程師培養、服務工程師認證服務、定制化IT專業培訓。并且形成了Better Net這樣一個服務品牌,這樣的一個服務體系,也成功地入圍大運會,為大運會各網絡進行運維保障。它不僅是以設備廠商的身份去賣產品的,也以系統集成商的身份為這三張網提供了從咨詢、設計、實施、運維到賽事保障的全程服務。該方案貫穿整個大運會網絡建設項目的生命周期,為打造“數字大運”奠定了高效穩定的網絡基礎。這也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證明,遠不僅是銷售產品,而是咨詢、設計、實施、運維的全面保障。
在IT服務體系中,還有非常多的事可做,這也是提升企業服務水平一個至關重要的突破口,也需要更多的中國企業關注與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