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以前,風起云涌的電子商務江湖尚無唯品會的名號。而如今,連續兩年贏得紅杉資本和DCM共計7000萬美元的風投,使得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網購網站出現在人們面前。
在這片鬧騰的江湖。唯品會看似漫不經心,卻深諳游戲規則,一招一式,都恰到好處。不差錢、時尚、從容地賺錢……一個個標簽式的關鍵詞,讓唯品會給浮躁的江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模式:名牌折扣+限時搶購
唯品會CEO洪曉波在法國生活了20多年,通過偶然一次對太太狂熱網上購物的好奇探視,他將奢侈品網購的消費方式帶回了中國。
早在法國時,他的太太幾近瘋狂地迷上了網購,而且是法國VP(Vente Privee)網購網站的忠實粉絲,該網站的更新大約是早上7點,她很喜歡起早床搶購包包,這讓洪曉波好奇。而在了解之后,移植VP模式就成了他的創業靈感。
2007年伊始,正值國內電商行業的起步階段,以淘寶為首的電子商務網站正大量崛起。洪曉波看準了市場的潛力,于2008年12月正式開通唯品會,其模式是參考美國Gilt和法國VP(Vente Privee)模式——“名牌折扣+限時搶購”: 即以低折扣的價格對名牌服飾、化妝品、潮流配件提供限時搶購、限量搶購服務。
可是,在上線當月,唯品會卻共計只賣出18單,其中大部分還是他自己和朋友們買的。是本身商業模式的問題,還是照搬商業模式不能適應當時的中國市場?洪曉波坐不住了。他不斷地研究其他網站后發現,2008年在國內做奢侈品為時過早。消費者還僅僅是在試水電子商務,連對產品是否正品,甚至付了錢能否拿到貨都嚴重地不信任,何談在網上消費奢侈品?于是2009年3月,洪曉波對唯品會進行改版,定位為中端品牌。這一轉型,讓唯品會找到生機并迅速發展。
可是,唯品會怎么說服品牌廠家給自己供貨呢?品牌廠家不會擔心唯品會的網絡渠道對自己的渠道有沖擊嗎?看似極具爭議性的問題指向唯品會,而這些爭議性問題恰恰是唯品會賴以生存的法則——名牌折扣+限時搶購+正品保險。名牌折扣,少去了中間環節、省下大額廣告、店鋪費用。
其核心商業模式“限時搶購”,不僅不會對傳統渠道造成沖擊,反而解決了供貨商們最頭疼的問題——去庫存。原本自己最擔心的問題卻成為自己強大競爭力的一部分。于是,越來越多的品牌商開始與其合作,目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已有400多家品牌商。準確的定位使得唯品會在過去兩年里一直保持著300%以上的年增長率,盡管2008年底才上線,但它的會員已達150萬,重復購買率達到38%,高峰時日定單過萬。截至目前,唯品會月銷售額為600萬~700萬元,日訂單數量為800~1000個,年營收破億元。
資本:一開始就不差錢
看起來,唯品會環環相扣的商業模式讓消費者、供貨商和自己的平臺都皆大歡喜,但一個沒有問題的商業模式,并不是一個電子商務網站取得成功的充分條件,這也并不完全是唯品會短時間內就獲得兩輪風投的根本原因。在急速膨脹的網購市場,為何資本如此青睞唯品會?
唯品會創始時,洪曉波的團隊就帶來了3000萬元啟動資金。創業啟動時就有3000萬自有資金的條件,在很多創業者身上是沒有的。這或許也是唯品會能撐過最初最艱難幾個月的原因。從一開始就不差錢,唯品會可以顯得慢條斯理和從容不迫。
唯品會在創立之初,洪曉波通過對同行淘寶網訂單的分析,當時國內網絡買家每單的平均價值在80元左右。唯品會及時作出適應中國市場的調整。將供貨商目標調整為中國消費者更熟悉的二三線名牌。在2009年3月轉型后,唯品會就在2010年10月和2011年5月兩次獲得紅杉資本和DCM共計7000萬美元風投。
唯品會拿到風投資金后,馬上宣布籌建4萬平方米的華東物流中心。此前,唯品會在華南已經建有一個2萬平方米倉儲物流中心。據悉,唯品會獲得的風投資金在未來最大的投入還是在倉儲技術和服務人員等方面,包括供應鏈、物流、后臺系統等,此外,華北的物流中心也在規劃。
定位準確、戰略調整靈活,使得唯品會淘汰了水土不服的一根筋式的單純模仿者,迅速在最好的時機站穩了腳跟。除開搶先占取了市場先機之外,深厚的人脈、雄厚的資本以及創始人帶給整個團隊的理念,或許正是其備受風投資本青睞的原因。
行業:新浪也開賣PRADA
貝恩咨詢公司日前公布的《中國2010年奢侈品市場調查》顯示,奢侈品供應商去年一年就從中國人口袋里掏走684億元人民幣。國家稅務總局正在醞釀降低部分商品的進口環節關稅,這一政策的出臺,無論是對品牌商還是奢侈品網站而言,都將是個利好的消息。
活躍于網絡之中的年輕群體大都有著追趕時尚、消費奢侈品的需求,加上國人消費習慣的逐漸改變,購買奢侈品的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變化,這些都為奢侈品網購開辟了空間。
看似奢侈品行業是一片藍海,但是網購奢侈品仍然有很多弊端,能否真正做大,還是未知數。
首先,人們對奢侈品很大一部分不是因為產品本身優秀得無可替代,而是樂于享受在奢華的專賣店體驗到的那一種“高人一等”的享受、細致入微的服務。網購最大的弱點就在于不能為消費群體提供這一核心的用戶體驗。
其次,售后服務是奢侈品電商經營的又一軟肋。奢侈品的高價位不僅僅在于它的高質量和用戶體驗,更在于它擁有一整套的服務過程,特別是售后服務。而奢侈品網購能否得到如在實體店消費時那樣令人滿意的售后服務,是消費者在網購奢侈品時考慮的關鍵問題之一。
第三,真正的世界頂級品牌很少直接供貨,一方面為保持奢侈品的純度和品質,另一方面也是對自身品牌和渠道的保護。如果唯品會未來奢侈品折扣占比更重,那就要求自身的平臺具有絕對的信譽,同時能夠隨時進行產品跟蹤和銷售監控。
除此之外,一個不容回避的是,奢侈品網購行業競爭已經愈演愈烈,不僅有走秀網、第五大道、尚品網、佳品網、唯品會、品聚網和魅力惠等,同屬B2C的行業巨頭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也曾透露,將推出獨立奢侈品網站Toplife,當當網也已染指奢侈品銷售。2011年,僅半年時間,已披露的奢侈品網購融資案例12起,融資總額達2.83億美元。
越簡單的模式,就越沒有秘密,就越考驗企業的內力。唯品會的未來,不僅取決于自己,還取決于競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