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全球副總裁 劉允
網易科技訊 9月15日下午消息,Google中國在經歷沉寂之后找到了新的興奮點。Google全球副總裁劉允表示,這家跨國互聯網巨頭在中國的廣告銷售和產品研發戰略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展示廣告取代搜索廣告成重點
去年3月份,Google中國將網頁和圖片等搜索撤出大陸市場,業務發展進入低谷。劉允今天在接受網易科技采訪時,再次回顧了這段特殊經歷。他說,去年一直在尋求穩定,并對未來方向性的問題進行探討,一直到下半年,終于感覺到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雖然搜索受到了限制,但是展示廣告、移動廣告還有很大的市場”。
所謂的展示廣告,Google將其定義為所有非搜索廣告,從文本、富媒體到視頻和移動端,其全球行業規模已經達到了200-250億美元,預計這一數字未來將增長至每年2000億美元。
劉允說,Google中國的展示廣告業務在去年取得了“非常可喜”的增長。他披露的數據是,2010年Google中國前100家廣告客戶有97%都在展示廣告上有投放,前50廣告商去年的展示廣告花費出現了翻番增長。劉允透露,今年Google中國更是確定了“穩定搜索業務,加強展示廣告和移動廣告”的戰略方向,公司“整個團隊都處于亢奮的狀態”。
“展示廣告的市場潛力實際上比搜索廣告要大很多。目前展示廣告以網站banner、文本、富媒體的形式為主,現在開始有新的技術和產品加入,比如視頻領域、移動領域。從趨勢上看,搜索廣告會逐漸向展示廣告轉移,并且未來兩三年內這個市場容量將達到2000億美元的規模。”劉允強調。
從更大的背景來看,上述業務方向同時還得益于Google全球資源和經驗。Google中國也正在將諸多重要產品如Admob移動廣告平臺、ADExchange交易系統等整合起來謀求更大的增長。
重新定義“本地化”
和廣告銷售策略調整同時發生的,還有Google中國的產品研發策略的轉變。
近日,Google中國悄然上線了名為“時惠”的團購導航搜索產品,這個運行在google.cn上的本地化產品,一時間引發了業界眾多猜測,甚至有人將其解讀為Google重回大陸市場的信號。
劉允今天在接受網易科技采訪時揭開了謎底:這款處于“非常初期的測試版項目”,并不是Google中國特別做的本地產品,只是Google全球在購物搜索領域的一個嘗試。他解釋說,目前Google全球都在推基于商務的業務,嘗試用新的方式去整合購物搜索功能,是全球統一在做的事情。
劉允進一步指出,互聯網產品不應該是為特定的國家推出的,本地化也不應該是為當地專門開發產品。他以Google最新的社交產品Google+舉例說,在推出全球化的社區服務的前提下,再由各地公司參與去增強用戶使用體驗和提升服務質量,才是Google對本地化的定義。“推出全球統一的產品,再在用戶使用體驗和文化上進行本地化的提升,這是趨勢”。
上述正是Google中國產品研發體系在一年多以來發生的最重要變化。
Google在進入中國初期,曾大力推進“本地化”的策略,并積極研發符合中國本地市場特點的獨特產品和服務。但顯然,這一策略現在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劉允透露,目前Google中國的工程師團隊已經融入到了全球產品的研發體系中,并在參與這些產品的本地用戶體驗提升工作。
“我們跨國企業在中國有獨特的價值,應該把東西做的更好來引領技術創新,并不斷學習”,劉允說。(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劉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