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讓用戶自愿拿出他們的時間、精力和專業知識,為公司其他用戶做出貢獻,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然而,Facebook、Twitter、Youtube、維基百科的成功,向我們證明了這點。對用戶貢獻的巨大價值,傳統行業的領導者們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嘗試為自己的企業發揮用戶貢獻系統的作用。
讓用戶自愿拿出他們的時間、精力和專業知識,為公司其他用戶做出貢獻,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然而,每天有數以百萬計的人都在做著這樣的貢獻,他們為企業的客戶以及最終的股東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想想eBay,它是一家沒有存貨的在線商店,完全由客戶用待售物品來填充其“貨架”。再看看維基百科,它顛覆了具有240年歷史的《不列顛百科全書》的價值主張,推出了一部時時更新的免費百科全書,由不拿報酬的非專業人士撰寫。
其實,用戶貢獻并非一個新的概念。那些雄心勃勃的互聯網公司,如亞馬遜、谷歌、Skype,以及舊經濟時代的企業巨頭,如本田、寶潔、百思買、凱悅酒店集團等,都積極建立了“用戶貢獻系統”,設法匯集并利用人們的貢獻或行為,使之對其他人有所用。
用戶貢獻系統之所以成就了上述公司的成功,是因為它為這些公司創造了傳統公司無法想象的巨大優勢:費用幾乎為零的成本優勢;擁有海量信息的可擴展性優勢;以及具備網絡效應的競爭優勢??紤]到用戶貢獻的巨大價值,有太多的企業領導者未能把握機會在自己的行業中利用這些系統,深層的原因在于僵化的舊觀念,他們錯誤地認為用戶貢獻會對傳統營利性企業構成絕對的威脅;認為這僅適用于技術公司;認為由于貢獻多來自非專業人士,因此不可靠、多錯誤;還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又一個泡沫而已,缺少有力的商業依據或贏利潛力。
本文作者,財捷公司創始人兼執行委員會主席斯科特•庫克認為,用戶貢獻系統可以在客戶服務、市場營銷、員工支持、資本資源、設計和開發、生產等多種商業活動和職能中發揮作用。他根據自己公司在用戶貢獻利用上的成敗經驗,向那些想建立貢獻系統的企業高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通過親身體驗來改變觀念
人們只有親身參與了貢獻系統,他們的觀念才會轉變。為了讓無此體驗的高管放下心理戒備,可以讓貢獻系統的積極分子分享他們的體驗,也可以讓那些高管們尋找并使用他們自己感興趣的用戶貢獻系統。
從小試驗開始
鼓勵非正式的“游擊式”試驗。無須得到上司的同意,讓員工創造出自己喜歡的貢獻系統方案,先在一小群員工或客戶中間做試驗。
讓積極分子和年輕人提供想法并起帶頭作用
由使用貢獻系統最多的人提出有創意的想法。這些人通常是你們最年輕的員工。把他們找出來,成為指導者,由他們帶頭想辦法讓公司和客戶能夠利用用戶貢獻。
設定邊界,同時保證不受干預
要圍繞公司的優勢進行試驗,并明確試驗的范圍,同時確保試驗者不會受專家打擾,他們的試驗也不會因為公司推出的其他重大舉措而中途夭折。
不要讓試驗受到企業固有的控制本能的影響
把業務流程的部分控制權交給局外人,可能會讓你的公司深感擔憂。要想克服緊握控制權的本能,可以任命一位德高望重的“教父”,在遭遇阻力時保護試驗沖破障礙。
利用客戶群來推進項目啟動
在獲得項目啟動所需的助推力上,成熟的企業可能擁有新興公司夢寐以求的優勢:已有的客戶、網站的流量、積累的行為數據,以及認為公司的試驗具有新聞價值的媒體。
盡早并經常讓用戶“投票”
在挑選貢獻系統試驗的獲勝者方面,客戶要勝過企業高管,因此要盡快把試驗交到真正的客戶手中。
取得一定成功后再尋求整個公司的認同
除非你有了一兩個成功的試驗,否則你很難徹底轉變人們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