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 3月25日消息,在IT領袖峰會高端峰會“蝙蝠群俠網天下”上,騰訊馬化騰、百度李彥宏、數字中國主席吳鷹、北航校長懷進鵬進行了激烈觀點交鋒。
關于微博競爭,馬化騰認為過去兩年微博競爭的確呈現白熱化,其形態也有很多演化的可能性,微博之間的競爭也只是正常商業競爭。
馬化騰同時指出,國外谷歌收錄Twitter內容需要付給對方費用,而國內由于幾大微博之間的激烈競爭,大家都向百度免費開放微博內容,百度成了最大收益者。對此,李彥宏回應稱,百度免費抓取微博內容是因為中美兩國互聯網商業模式不同。
關于互聯網公司國際化,馬化騰表示,正在積極探索通過投資網絡游戲和文化產業進軍國際市場,比如騰訊投資收購的Roit Games公司現在發展迅速。
對于吳鷹“百度可以收購雅虎控制阿里巴巴”的建議,李彥宏回應稱,雖然雅虎現在市值僅僅是百度的40%,但百度公司定位并不適合買另外一個大公司,而且雅虎業務量很大,處在走向成熟、甚至往下走階段,這樣一個大的業務又沒有成長,拿過來是很大包袱。李彥宏還指出,每天想的事不是把競爭對手干掉,而更多的是考慮如何將百度發展得更好。
對于時下困擾廣大年輕人的買房問題,馬化騰表示,CPI、物價、房租都在高速增長,一線城市員工生活壓力很大,希望在未來把企業的布局往二線城市轉,長遠為員工考慮,使他們生活水平可以提升,最終為員工五年、十年后的幸福指數考慮。
而對此,李彥宏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他稱,租房也很舒服,他畢業后的頭幾年也沒有考慮馬上去買房,時下中國買房已經成了一個攀比風氣,勸年輕人轉變心態,不要急于買房。
但馬化騰認為,不能用老的思維觀念看到年輕員工買房需求,這幾年房價漲勢太猛,年輕員工不知道以后會變成什么樣,另一方面,租房壓力也很大,房租一直在漲,甚至超過了部分員工一半的收入。
對于移動互聯網,馬化騰稱騰訊微信用戶數已經遠遠超過吳鷹透露的5000萬。而李彥宏坦言,移動互聯網對百度等互聯網公司挑戰很大,但認為百度仍然處在有力位置,同時正在不停提升產品體驗。
臨近結尾,李彥宏拋給馬化騰問題:如果馬化騰是百度CEO,他會怎么做?而馬化騰以一句“思路跟你一樣”輕松回應。
以下為現場實錄:
吳鷹:下面進入高端對話,有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懷進鵬院士、百度的李彥宏先生、騰訊的馬化騰先生上臺。
吳鷹:我想我們從這次整個IT領袖峰會主論壇轉型中的謀略之道到我們今天這個對話論壇,我的任務很艱巨,我們上午高端對話論壇是我們美女宋社長主持的。我雖然不如某位網絡名人長的那么怪,但是也比不上宋女士長得這么美。但是我試圖從精彩對話中彌補。
首先問懷校長,你看到我們這次IT領袖峰會轉型中的謀略之道,能不能談談你的看法?
懷進鵬:謝謝主持人,非常高興能夠和幾位大佬在一起交流。我首先有一個問題,咱們轉型中的謀略之道是不是一個真命題?作為技術、作為IT,在今后轉型是否是客觀存在的?第二,轉型和常規有什么不同的謀略之道?
我理解IT一直在不斷地轉型。原來我們一直從技術層面探討轉型機會在哪里。我們通常在講由于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的發展和普適的需求,所以帶來一個新的機會,但是也有一個問題,軟件強、數據強、功耗強,這三座大山是應用的一個基本問題。由PC到計算,到技術本身面臨的現實挑戰,這是客觀存在的。
第二,常規和轉型中的謀略之道有何差異。在常規中順勢發展、抓住機遇,但是更重要是在轉型中發展,更需要超常思維和創造性地技術發展問題。這當中會有很多新的問題出現。這是我的第一個理解。第一,存在著IT技術的轉型。第二,轉型當中的謀略之道不同于傳統,我們把一個事的質量做得更好。
我想借這個機會說另外一個故事,19世紀的時候美國一個著名物理學家,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談了這樣一個事,中國人發明了火藥,但是物理學、化學并不是中國人發明。我們更多是以應用為主,看到的是應用的,并不知其所以然。
這樣會影響我們發展。只能在應用層面做事的民族和國家對世界科學的貢獻度低。同樣撒切爾夫人也說過中國威脅的問題,一個只能照搬別人的思維和方法。轉型中的謀略之道,也是轉型中的創新之道,更好地推進中國在信息技術、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對產業更有效的推動。
馬化騰:微博競爭是正常商業競爭 不影響與曹國偉私交
李彥宏:百度免費抓取微博內容是因中美商業模式不同
吳鷹:我想問問李彥宏先生一個小的事情,我注意到百度幾天前收錄了騰訊微博的內容,這是出于什么考慮?是想向馬化騰示好還是覺得騰訊微博有一定影響力?請如實回答。
李彥宏:這個問題一點都不難,百度作為一個搜索引擎盡我們所能把所有收集到的信息搜集起來給用戶檢索,微博這幾年發展非常快,很多信息都是通過現在的微博。所以我們是以一個非常開放的心態收錄微博的盟友。
微博這個東西,人們在使用微博的時候這個心態也是不一樣的,他多多少少是有一點在找信息,而微博這個東西既有信息的意思,又有娛樂的意思。很多人是用他的碎片時間發微博、看信息。對于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樣的信息怎樣放在搜索引擎里讓人們想要找這類信息的時候可以找到。
而同時當人們在找比較嚴肅的信息的時候,你又不能把大家隨隨便便說的話拿出來呈現給用戶。其實對我來說在技術上是一個難題,但是在轉型當中謀略之道倒沒有什么好難的。這需要我們腦力激蕩做出的決策,作為一個搜索引擎會盡量搜集這些信息。
吳鷹:微博確實是一個新的表現形式,一個新的媒體。今天早上我本人特意請來了微博特約轉播官任志強先生,作為一個知名企業家在下面對我抗議,在微博上進行了轉播。一沒發衣服,二沒發門牌。我也收到微博粉絲“攻擊”,說我微博發的太少了。任志強今天早上那個主題,很大一段話就寫上去了,不知道怎么寫得那么快。好像也不是云計算。說到微博,自然就想到了馬化騰的微博,還有新浪的微博,兩邊各一個進行PK。
這一年騰訊花了很多力氣在微博,奮起直追。從用戶數上確實不次于新浪,以至于坊間一度傳聞這次曹國偉不能來參加,是因為馬化騰把他的微博打得太狠了,身體不舒服。我想問馬化騰先生,你自己怎么評價騰訊微博和新浪微博之間的關系,你滿不滿意現在的情況,你認為你們比新浪微博差嗎?你滿不滿意你們現在的程度?你覺得是不是還要把曹國偉再往下壓一下?
馬化騰:我們的微博內容很早就和百度合作了,新浪是最近才合作。按照美國Twitter、Google的關系,Google要花大筆錢去買內容。但是在中國因為幾家微博在競爭,所以大家都無償把內容奉獻給百度。
李彥宏:中國和美國的差別主要原因不是因為競爭原因,而是由于商業模式原因。在美國,無論Google、Facebook,大家都一門心思競爭廣告。在中國騰訊一年好幾百億都是從用戶那里收的,走的路子不一樣,就沒有必要爭網絡廣告收入。
馬化騰:過去這兩年微博競爭還是白熱化的,當然大家基礎不一樣,屬性也不太一樣。但是微博這個新的形態的確有很多方面,往社交方面、往即時通信方面走。第二,智能終端應用。第三,媒體社交化。傳統1.0門戶,變成無微博不門戶,向這個方向發展。又要做門戶,又要關注移動互聯網。因此在這方面進行大量投入是必不可免,這是必然要做的。如果做不好,不投入做的話,未來絕對要吃大虧。所以大家都不計成本,我們投幾千萬廣告,新浪投幾千萬廣告進行拼殺。
去年一個季度財報,有一個投資者說你們在這方面花這么多錢,看得出來我們是打得挺難看的。我說你再看看另外一家吧。大家都在堅持,但是這個市場就是這樣,任何一個市場在發展一個階段都必然會有競爭,但是必須要在一個合理的競爭。互聯網興起就是這樣。包括電子商務也是這樣,半年前的團購也是殺得很厲害,現在冷下來了。電商也冷下來了。在資本市場也融不到錢了。這都是一個階段性的東西,只是看你的時間周期,這都是屬于正常的商業競爭。所以私下跟老曹還是非常好的。
吳鷹:馬化騰還是非常聰明,把人家曹國偉打得沒法來參會了。我糾正一下,不是因為微博,他本人確實因為要檢查身體而來不了。中國互聯網的特點,不像Facebook、Google,馬化騰認為李彥宏是這個模式的受益者,你怎么看?
懷進鵬:可能我是最不善于回答這個問題的人,但是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個事情。應用和發展是有它存在的道理。過去我們以計算為中心,到以數據為中心,這樣一個變化我們看一個態勢,當以計算為中心的時候,我們走過大型機、PC,PC創造了一個普世化。到了互聯網計形成了一個線。到了當前移動互聯網應用形態,代表一個面。誰能主動大規模數據,并且對它能處理,這就是當前和今后互聯網一個重要生態環境。面臨現在互聯網發展,我覺得未來的機會,如果說我們以PC時代的標志看操作系統的數據來解決我們傳統的復雜性問題,互聯網更多的是討論的TCP/IP,到了我們現在說社會計算或者說智能計算的話,考慮問題已經不再是確定的數據,而是一切都沒有邊界性,開放和動態中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處理數據、發揮數據處理能力,在這個當中尋找我們轉型中謀略之道,這里面就是我們對新技術的創新,包括對大規模數據處理。實際上智能化的方法過去我們以數據挖掘這樣的方式,從過去手工業、小范圍、確定化再進入一個大規模、動態化、復雜化的時候,實際上統計數據、大量的基礎數據內容會對我們面對海量和大規模數據處理的能力、模型、方法都會改變。因此我覺得下一步發展也是要求我們會有新的方法、新的模型來面對大規模數據處理,而當前這些事情我認為會很快被另一種方式替代。
馬化騰:通過投資網游和文化產業進軍國際市場
李彥宏:沒想過通過收購雅虎控制阿里巴巴
吳鷹:謝謝校長。下面一個問題問一下李彥宏,我們這幾年IT領袖峰會,小馬哥基本上沒有缺席過,這次他不能來,大家在猜想他正在跟雅虎商量回購。我看了這兩天雅虎市值200億元,百度的市值500億,是他的2.5倍。你有沒有想過收購雅虎?因為收購雅虎一舉多得,為什么一舉多得呢?因為雅虎擁有阿里巴巴40%股權,買了后就可以控制它。阿里巴巴現在是非常有利的,下面的企業都有很大的價值。對馬化騰也是巨大威脅。兩個合起來后,馬化騰日子也很難過,一舉多得的事你從來沒有想過嗎?
李彥宏:這個我肯定沒有想過。因為我每天想的事不是把我的競爭對手干掉。況且我沒有覺得馬化騰、馬云(微博)是我最大競爭對手,而是怎么把百度發展得更大、更好一些。百度這個公司定位是不適合買另外一個非常大的公司,像雅虎市值只有我們的40%,實際上他們的業務量還是很大的,而且處于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甚至往下走的一個階段。這樣一個大的業務又不成長,拿過來是一個很大的包袱,對于搜索引擎來說是要保持一定程度的中立。像馬化騰剛才講他們兩家微博要到我這里合作,包括淘寶當時火起來也是花了很多錢在百度做廣告。我不可能把他們深度控制,不然以后會出問題。所以百度這么多年一直就只做搜索,沒想干別的事。
吳鷹:謝謝你,小馬哥(指馬云)放心了。其實我覺得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可能除了剛才這個原因之外,這個有點調侃的味道在里面。這里面還牽扯到一個國際化的問題。聯想收購了IBMPC,我個人認為結果還是相當不錯。雅虎在國際上的影響確實目前比百度影響還是要大。
雖然市值比我們小很多,因為他畢竟是我們最早的互聯網公司。我們還是要對楊致遠抱以很大的致敬。牽扯到國際化這個事,我想問一下馬化騰,你們有沒有想過在國際上,你們做的很多業務,比如游戲也好、QQ也有很多用戶,你們這么大量的資金、這么大的研發團隊,在國際上有沒有什么計劃?很多粉絲說能不能賺老外的錢,不要賺中國人的錢。
馬化騰:這個問題非常好。國際化這個問題談了很多,中國企業走出去,目前看國際化的也有。真正作為服務業、第三產業走出去目前還是沒有看到,這方面歐美發達國家絕對領先。發展中國家靠第二產業。對于騰訊嘗試做過一些業務,但是走老路,非常困難。
我后來找到一個新的思路,在網絡游戲產品、文化產業方面作投資,甚至說你直接去做當然有很大困難,最好是通過投資,特別是在傳統游戲產業或者電子娛樂產業在歐美國家已經面臨一個轉型,就是說在亞洲和中國特別流行網絡游戲,在歐美并沒有占主流。主要是傳統的視頻游戲,XBOX、PS3、任天堂,每年圣誕節賣游戲光盤進行銷售。這個是根深蒂固多年沒有改變的格局。
因為它的收益很大,沒有公司敢貿然轉型。他們企業的發展方向是非常動蕩的,而且成本很高。動漫產業、游戲制作人力成本在歐美國家非常高的。雖然在中國也設了分公司來做,但是沒有完全解決問題。
馬化騰:這個問題非常好。國際化這個問題談了很多,中國企業走出去,目前看國際化的也有。真正作為服務業、第三產業走出去目前還是沒有看到,這方面歐美發達國家絕對領先。發展中國家靠第二產業。對于騰訊嘗試做過一些業務,但是走老路,非常困難。我后來找到一個新的思路,在網絡游戲產品、文化產業方面作投資,甚至說你直接去做當然有很大困難,最好是通過投資,特別是在傳統游戲產業或者電子娛樂產業在歐美國家已經面臨一個轉型,就是說在亞洲和中國特別流行網絡游戲,在歐美并沒有占主流。主要是傳統的視頻游戲,XBOX、PS3、任天堂,每年圣誕節賣游戲光盤進行銷售。這個是根深蒂固多年沒有改變的格局。因為它的收益很大,沒有公司敢貿然轉型。他們企業的發展方向是非常動蕩的,而且成本很高。動漫產業、游戲制作人力成本在歐美國家非常高的。
雖然在中國也設了分公司來做,但是沒有完全解決問題。這兩年傳統的電子游戲市場開始往在線化發展。另外因為Facebook興起,像ZYNGA社交游戲起來,蘋果起來,有一些游戲APP開始興起。但是傳統大的市場還是傳統的游戲市場占了80%以上市場,這塊面臨一個大的機遇。我們在去年收購了一家游戲公司,就是完全做在線,按照互聯網思想做網絡游戲,非常成功,我們收購Roit Games后,發展迅速。而且看到過去對像EA等等這些大的游戲公司沖擊很大。
我覺得對中國來說、亞洲游戲來說,一開始走在線,沒有經歷歐美這個市場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在中國網絡市場,差不多跟廣告一樣收入的市場,增長很大,但是增長率會放緩,我們一定要往外面看,賺外面的錢,進入國際市場,我們也希望這是我們做好國際化的關鍵一步。
馬化騰:不能以老思維看年輕員工的買房需求
李彥宏:租房住也很舒服,勸年輕人不要急于買房
吳鷹:我們待會兒會把提問的機會給現場觀眾。在此之前,我收到一個航空航天大學學生的提問,不是給校長的,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很有意思,想問一問李彥宏、馬化騰,你們兩大企業能為我們就業做些什么有實質意義的事情?
李彥宏:我覺得這個問題,航空大學學生還要擔心就業,這有點奇怪。當然我知道有很多其他大學學生想進入百度、騰訊這樣的企業,我覺得雙方都有非常強的意愿,百度每年都在校招上花了很多精力,不是說每年招聘這個時間才去到學校演講,平時也跟各個高校計算機的學生、老師一直有很多聯系,希望把最優秀的學生吸引到百度。
這些年我們的校招也占了我們招聘最大的比重,尤其是早期的時候,中國IT產業其實技術含量相對比較低的,你要想找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并不是很容易,這個時候怎么辦呢?就要通過培養,就是在學校里找一些比較好的苗子,一點一滴培養。像我們去年光校招就1300人,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就1300人。當時算了為了招這些人,必須有多少人參加這個筆試。反正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必須得覆蓋非常非常全有名的這些高校,才能找到這些人。
這些人我們發了offer后,還有些不來的,有考慮去其他地方的,有考慮去國企,比如國企給他解決戶口。還有我們騰訊、百度大家都發邀請。每年學生的offer都漲的很厲害。整個行業發展非常快,我們的確需要很多很多人,所以每年都在招人,我們也很高興看到這些人進入百度這樣的公司后一年一年他們成長的速度很快,雖然當時招來的時候覺得付了很高價錢,但是兩三年后,他們有經驗后,是特別好用的人。所以我們未來還是非常重視,也會大部分從學校招聘。
吳鷹:馬化騰,除了就業機會之外,騰訊有哪些想法,給大家增加創業的機會?
馬化騰:確實過去這兩年搶人才搶得很兇,HR老在說百度在哄抬哄搶。我們后來很多也沒有辦法跟他去爭,壓力很大。特別是過去這一兩年,我們人數增長了60%,到2.5萬人。招聘是相當大的,這個壓力也是非常大的。我們也看到社會GDP在增長,但是CPI、物價、房租都在高速增長,一線城市這些企業其實對員工生活壓力很大。我們也希望在未來怎么把企業的布局往二線城市轉,長遠為員工考慮,他的生活水平可以提升。最終為他五年、十年后幸福指數考慮。因為在深圳,先不說戶口這個問題,房價這個壓力、交通成本這個壓力。這個對一個企業是要考慮的問題。
吳鷹:你剛才說在二線城市會增加研發中心?
馬化騰:對。
李彥宏:我稍微補充一下,有關房價和生活壓力這個事。前兩天,我們有一個入職不到一年的新員工用我們內部的即時通訊工具問我,老李,我的確很想好好工作,但是就靠我一年這點工資,根本買不起房子,連房子首付都付不出來。這個心態我覺得不是特別好的心態,當年我在美國,我碩士出來后工作,頭幾年工作的時候,我們在美國從來沒有說我馬上去買一個房子,沒有這個想法。
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攀比風氣,要想結婚的話,丈母娘先問你要一套房子。最根本問題是大家覺得房子是一個投資,永遠只會漲價,不會跌價。一定要盡早買。正常情況下,租房住也很舒服的話,干嘛要去買房子。你去問問硅谷的工程師,畢業二三年,一定不是想著要買一套房子。這方面心態如果轉變不過來的話,最終買不起房子的工程師一定更多,不是更少。
吳鷹:房地產大佬給大家一個概念,房子是不斷專家的,所以丈母娘說一定要找有房子的才能嫁。
馬化騰:有點不同看法,我以前也是這樣說,我們當年哪有想著要買房子。但是為什么現在年輕人要考慮這個事,這幾年房價漲的太兇,大家真的不知道以后會怎么樣,想早點上車會安全點。確實這個變化太大了。我們當年物價房價還是比較平穩的,所以不能拿我們過去思想套現在年輕人想法。第二,即使他不買,他要租,這個租都一直在漲價。大部分超過一半的收入都交房子了,而且條件還很差,最后我們沒有辦法把客服全部移到成都。這個壓力還是客觀存在的。不是說簡單租就可以,租的壓力也是很大。
馬化騰:微信用戶數已經遠超5000萬
李彥宏:假如馬化騰是百度CEO,會怎么做?
吳鷹: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扯到房地產了。我還是想拉回去。我想提一個挑戰性的問題,懷校長作為一個裁判,作為移動互聯網大家共識是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QQ由于積累這么多年的用戶數,大概有6億以上,到了移動互聯網,現在又有微信,微信現在?
馬化騰:上次談是5000萬,現在應該遠遠超過這個數。
吳鷹:由于QQ的特性,在移動互聯網有很多先發優勢。百度當然有百度很強的地方,到現在這個規模還是將近50%左右的增長,這么高的增長速度,李彥宏,你有沒有覺得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你有沒有感覺到壓力、威脅?
李彥宏:當然能感覺得到,這是我覺得作為一個做IT的人、做互聯網的人時時刻刻都能感覺到這個產業的變化,我們叫做轉型,其實轉型這個詞讓人聯想起來你不得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而整個互聯網發展,至少從我的心態來講一直是希望能夠主動去做一些事情,去擁抱這個變化,而不是等著變化推著你往前走。你能夠在變化之前就預先看到將要發生的事情,然后及早作出應對。
移動互聯網應該說今年是一個普及之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可能要過億了,對于過億的用戶群體,它都會變成一個主流。所以對我們來說應該是挑戰很大的。當然我不是說對馬化騰他們挑戰不大。甚至對于國外的像Facebook,Facebook上市招股書里寫到我的無線用戶數是零,無線互聯網來了后,我們這些互聯網公司到底怎么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然后又有好的商業模式,又能掙到錢,這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天天要去應對的方式。當然我覺得從滿足用戶的需求這個角度來講,我們一直是處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媒體一直覺得說我們跟騰訊之間有競爭,我們跟阿里之間有競爭,其實在我看來我們的定位還是不一樣的。百度我們全都是在解決用戶的信息問題,我們講百度是為了讓人們最平等、便捷獲得信息。我理解騰訊是用戶之間的交流、通信。為什么微信他一做就做起來了?很明顯帶有他的屬性,是它的領域。包括微博也是,新浪早期做門戶,微博有很大的發表的地方,自然就做起來了,這個定位是不一樣的。
我們無論有線互聯網、無線互聯網,最終還是要滿足用戶需求。我們在無線互聯網仍然處于有利位置,我們正在不停提升產品體驗,讓手機上用戶更好獲得信息。當然你說有沒有壓力?市場在變化。有時候我在想,如果馬化騰是百度CEO,他要怎么做?這個問題請他現場回答一下。
馬化騰:我的思路跟你一樣。把你的想法講出來就是我的想法。
吳鷹:李彥宏的評價有一部分是對的,有一部分是不夠的。服務員一個月花80元電話費,其中5元是30M帶寬網費。我覺得在下一代互聯網浪潮來的時候,大家都有特別特別多機會。競合給大家都帶來機會。最后還有差不多10分鐘時間,我們請臺下提問。
提問:各位大佬好,我想請教騰訊的馬總一個問題,我是車主之家的,你們認為微博發展這么迅速,下一步有沒有可能走向垂直方向?如果有的話,會向哪幾個垂直方向?
馬化騰:垂直方向目前看到很多意見領袖建立自媒體,這是一個嘗試。我相信這個嘗試還會越來越多。但是像傳統1.0這種資訊網站出現了很多垂直的,有IT的、游戲的,這種垂直化我目前還沒有看到特別大的發展趨勢。可能過去這種垂直方式已經過時了,可能還要更加碎片化、個性化,這個可能是發展方向。
提問:我來自深圳新聞網,互聯網現在一個方向是本土化,馬化騰他們做了很多比較本土的產品,跟各個地方合作合作大鵬網、大粵網之類的,百度怎么辦?
李彥宏:我覺得你有一個誤解,百度產品不夠本土化。你要看百度成長過程,雖然搜索本身長的一個樣,但是百度發展路徑跟國外一些非常不一樣,我們貼吧、本科都是非常本土化產品。我也不認為中國互聯網本土特色的東西才是正確的道路。最終全球互聯網的用戶在需求上其實有很多很多共性,我覺得應該共性大于個性。百度在中國做很多產品,將來進入國際市場的話,同樣有它的用戶群,同樣有很多需求。最終市場會作出一個判定說到底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而并不是要刻意追求本土化、國際化。我們看到美國互聯網公司在中國都沒有做得很成功的例子,而中國有很多本土互聯網公司現在都成長的非常好,這讓很多人覺得說中國是不是有太多的特殊性,其實大家有一點沒有想到,中國這個市場是非常大的市場,有足夠多的錢會支持本土企業做想做的事情,又有足夠多的用戶當小白鼠被你試,很快有很多新的東西就起來了。這樣就發展出來一套自己特色的生態環境。但是長期來講,像百度這樣的公司、像騰訊這樣的公司,我們會走到中國以外,逐步占領其他的市場。我個人會有非常多的耐心,美國的互聯網公司很多在中國嘗試了4、5、6年,就撤了。我們認為國際化是一個非常長期的戰略,要10、20年做下去,才有非常理想的果實。提問:我們是一家國際化網絡標準制定組織,在這里我想問兩位,加入WCC,是不是我們企業國際化轉型之道,我們如何在國際競爭中?
吳鷹:時間關系,我們只能有三個問題。IT領袖峰會有一個傳統環節,閉門論壇。有一些話比較敏感,有一些爭論。但是我們昨天有一個比較好的共識,我們對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對云計算發展有一個非常好的暢想,懷校長是這個主意積極推動者之一,我們請懷校長跟大家分享一下。
懷進鵬:謝謝主席給這個機會。今天下午的高端論壇我也非常受啟發。大家關注了當下互聯網存在的問題和下一代的機會。我們也常說一句話,一代事業、一代人才。我們去年5月份有一次頭腦風暴,然后接下來我們就在思考剛才李彥宏所講的這個事情,搞IT的人很辛苦,實際上不斷對現在進行否定,對未來說肯定,這樣才能更好的轉型。所以我們覺得對于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急需或者需要產學研形成一個生態鏈,共同來呵護、支持和讓它更猛烈一些競爭下來推動我們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生態環境。所以在這些人,包括馬化騰、TCL等等很多企業一起,大家一起倡議做一個云計算方面,提供一個有效的生態環境。我們希望依托這樣一個平臺,作一個中國互聯網的大獎賽,我們有三個基本格局沒有辦法回答。
第一,我作為一名教師,我看到我們計算機教育和應用當中,實際上大規模的計算、大規模分布式處理能力的提升不可能完全趕得上,因此如何適應現在的需求。每年也有上千人甚至更多人進行招聘。大學人才培養也需要企業的發展。第二,IT技術是充滿挑戰性,我們十年前看得存在的、發展壯大的和我們津津樂道的,到今天還有幾個。我在飛機上跟亞勤談了三個小時,從最近20年看未來趨勢會怎么樣,一代人才、一代事業,我們需要有創意、創新,真正激發靈感的人才出現,他們才是未來產業佼佼者智慧碰撞下產生新的發展。也希望通過大獎賽激發云計算、移動互聯網,能夠支持扶持中國互聯網不斷本土化前景下形成我們的發展。第三,我們希望借助這個大獎賽,因為百度、騰訊都有大規模數據處理能力,把他們的能力貢獻給大家。這些大企業也愿意在競賽的獲獎者,也是一個選拔人才、培養人才,形成社會共同培育人才的環境。總的來說,轉型當中的謀略之道,創新是關鍵的核心詞,培養人才是企業所需要,創意人才為企業打造新的空間,也想借這個機會,我們可能在4月份會公布我們這個大獎賽,關于企業界加入。謝謝!
吳鷹:懷校長這個結束很有意思,表明我們高峰論壇一個很重要的宗旨,大家企業家達成一個共識,推進一個事情發展,也為我們IT行業培養人才。下面大會主題對話環節結束,十分鐘后,2:50我們分論壇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