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DC評述網07月27日報道: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正式揭牌成立,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三沙市成立的消息,成為近段時間社會關注的焦點,這也牽動了域名投資愛好者的敏感神經。記者調查發現,目前與“三沙”有關的域名幾乎已經被注冊一空,不少投資者開始在網上叫賣。
“三沙”相關域名被搶注一空
“設立三沙市,在廣大國人都為之歡呼雀躍之際,域名投資者的目光也瞄上了‘三沙’域名。幾乎不到一夜的工夫,與‘三沙’相關的域名被搶注一空。”今天,海南省一名喜歡域名投資的人士對記者說,被搶注的域名涉及“三沙旅游”、“游三沙”、“中國三沙”、“三沙-中國”、“三沙市”等不同方面,而國際域名“WWW.SANSHA.COM”據稱早在1995年就已經被法國人注冊,由法國某品牌商所持有。
隨后,記者通過查詢發現,目前與“三沙”有關的域名,如sansha.com、sansha.cn、sansha.com.cn、chinasansha.com均被搶注一空,其中,“.COM”域名sansha.com于1995年注冊,距今已有17年注冊時間,.CN域名注冊sansha.com.cn則早已建站應用了,系法國某品牌的站點。就連時下比較冷門的中文域名,“三沙.com/.cn/.中國”也已經被人注冊,“三沙市”———sanshashi.com早在2007年就已注冊,不過其cn后綴域名都被保留不能注冊,而.net、.org、info這幾個后綴域名均被注冊。
記者注意到,幾乎能夠想到的將來對三沙發展有可能起重要作用的網絡域名都已被網友注冊。比如“chinasansha.com”、“sanshachina.com”、“traveLSansha.com”、“sansha.com”等。
域名權保護亟待立法規范
對于“三沙”域名遭搶注的現象,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三沙市的設立,在旅游經濟帶動下的三沙經濟建設會迅速發展,和三沙相關的網絡域名存在著潛在價值,突擊搶注網絡域名是一種投機行為,一些域名在注冊時缺乏冷靜思考,這種做法不值得推崇。
海南律師陳劍表示,域名權是一個尚未被各國現行法規普遍肯定的新型知識產權。與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已較為健全且與國際接軌的現狀相比,域名權保護的立法在國內相對滯后,這也是企事業單位以及地方政府域名權保護壓力較大的一個重要因素。
陳劍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法律尚未將域名權明確作為一種民事權利進行規定,這意味著域名權的內容、保護方法、侵權后的責任都還處于混沌狀態。目前國際上往往援引商標保護法來保護尚無法可依的域名權,許多明顯有違常理的域名搶注因此得到有效遏制。但是歸根到底,只有在有效立法確立之后,與域名相關的利益才有可供保護的法律依據。
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唐廣良認為,公共權益雖然可由域名注冊管理機構代為管理保護,但民事權益糾紛在全球范圍內的域名注冊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防范的關鍵在于提高“域名意識”,提高權利保護觀念。對于三沙市這樣的地域域名,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和域名注冊服務機構有義務配合國家主管部門開展網站檢查工作,必要時按要求暫停或停止相關的域名解析服務。“三沙”遭搶注曝域名權保護法律空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