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是十二五計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企業升級、轉型、突破的關鍵年,中國公司如何把握大環境的戰略機遇、利用好微觀環境融資渠道利好政策,應該是企業能夠實現超越一般競爭困局的最佳戰略路徑。
在企業競爭生態越來越趨于白熱化、殘酷化的今天,擺在中國公司面前可供選擇的戰略路徑并不是很多,從公司類別的角度來看,中國公司適合嘗試著通過以下四條路徑來完成自己的升級、突破。
一、 專一化的戰略模式,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當下的主力,更是未來的希望,如何利用好自身的優勢,同時整合好外部的資源狀況進行轉型是考驗其群體智慧的關鍵問題;筆者認為中小企業就適合走一條路,那就是專一化路線,即專注于某一個行業,聚焦于一二類產品,加大研發力度,十年如一日進行產品層面的創新,以此來打造自己不可替代的專業優勢,用領先而不是規模來贏得話語權。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最偉大的事情,莫過于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戰略層面來講,小即是大,大未必是大。這是需要中小企業主去認真反思的問題。縱觀歐美很多中小企業和國內的比如像綠A螺旋藻這樣的成長型企業,無不是靠著專一化的路徑來實現組織的基業長青的。
二、 多元化的戰略模式,在中國沿海和發達地區,有一批先成長起來的企業通過近二十年的努力,完成了企業財富的原始積累;在企業進入第二個發展的機遇期,很多企業開始進行多元化,進行相關與不相關產業的無序整合,經營層面涉及多個領域,一時好不熱鬧,一時又無所適從;從戰略上來看多元化,應該講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問題是如何設計多元化的戰略路徑,并恪守一些基本的戰略原則。商界中,流行這樣一句話,那就是企業生的路千萬條,死的路就兩條,一是多元化經營,二是無邊界擴張;這句話不是告訴我們多元化不行,而是如何科學多元化;縱觀業內的成功經驗,可以得出這樣一種戰略總結:1、企業無論在什么時候,那怕天塌下來,也要確保一樣東西賺錢,即主業要穩住,不能顧此失彼;2、如果要多元化,一定要在多元化里做專業化,即通過收購行業領先公司,實施專業公司、專業團隊的運營模式,同時要恪守收購原則,那就是從產業鏈和生態圈這兩個角度來進行戰略研究,以確保整合的協同效應。
三、 并購重組的戰略模式,即通過并購的方式,讓兩家及兩家以上的在戰略具有高度互補性的公司進行整合最終變成一家公司,從而完成抱團前進、做大做強的戰略目標。并購重組的模式難點在于誰去并購誰,如何并購,并購后如何產業協同效應;筆者的建議是并購必須符合三個基本原則:一是大并購小原則;二是強并購弱原則;三是優秀團隊并購一般團隊的原則。只有把并購建立在這樣的原則基礎上,才能根本上確保并購的高效有序。
四、 風險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模式,對于手里握有一大批現金的企業或者主導產業進入衰退期手里卻仍有盈余欲進行戰略轉型的企業可以采用此模式;即通過成立專業的風險投資資金或私募股權基金進行專業的投資行為,亦可委托專業管理公司代為托管進行投資;對于那些短期尚無法全面退出原有產業的企業,可以實施分兩步走的策略,先是兩條路走路,后逐步完成蛻變專司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