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微博市場呈現四大現狀:
➊ 市場飽和:19歲以上微博用戶占比已達到88.81%;
➋ 移動遷徙:通過智能手機訪問微博的用戶已達89.35%;
➌ 開放程度:僅到1/5;
➍ 用戶驅動:“找樂子”是微博用戶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關鍵發現:
1. 中國的互聯網用戶中,微博用戶量約為3.27億,19歲及以上的微博用戶占比已達到88.81%,微博用戶量整體呈現趨向飽和、穩定的態勢。
2. 微博用戶開始大規模的向移動終端遷移:通過智能手機進行微博訪問的用戶已經達到了89.35%,僅次于PC端的登錄情況;而通過平板電腦終端登錄微博的用戶緊緊咬在通過智能手機等訪問微博的用戶尾巴,比例高達85.43%;非智能手機由于逐漸退出市場的舞臺,其作為微博登錄終端的使用比例為60.24%。
3. 將近7成微博用戶僅擁有唯一賬號,一人多號不是主流趨勢,人均微博賬號數至少1.45個,平均每天發表微博2.13條,轉發3.12條。
4. 平均每天使用一次及以上的高活躍用戶為各個平臺用戶的主體,達到70%以上。
5. 微博平臺對于電子商務的導流效果明顯,超過半數的微博用戶看到微博平臺上的電子購物信息后會進入到電子商務網站迚一步了解和操作。
6. 八成以上微博用戶對企業官方微博進行了關注,平均關注7.96個,相比較2011年平均6.59個增長了1.4個。
7. 產品類官方微博的前五名分別為IT產品、服裝鞋帽類、個人護理類、電子商務類和汽車。
8. 阻礙微博轉發/分享的原因:“存在暴露私人信息的風險”排在第一位,超五成用戶認為這種情況下會阻礙其迚行微博轉發。
9. 在移勱端,用戶迚行最多的操作是轉發(69.46%),平均每天轉發4.38條,均高于整體平均轉發3.32條。
玩微博的需求“隨時隨地
數據顯示:半數微博用在發微博、互動和瀏覽上的時間很不固定,兩個活躍時間段分別是上午9時到12時之間,和晚上的7時到凌晨0時之間。具體時段:發微博集中在下午5時到次日上午12時之間;轉發集中在上午9時-12時之間、晚上7時到凌晨0時;評論在下午2時到5時、晚上7時到1凌晨0時。筒子們,是這樣嗎?

網友評論:
微博過了是什么?
只要你接觸網絡,就沒有絕對的隱私。
互聯網對國人最大的貢獻還是娛樂。
微博過了是什么?
只要你接觸網絡,就沒有絕對的隱私。
互聯網對國人最大的貢獻還是娛樂。
1、2超乎想象得高,3超乎相象得少,4再次暗示娛樂至死嗎?(對4,想起一警句: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微博時間久了也就玩膩了,而且幾乎都只是圖文形式,已經不能帶給用戶更多驚喜,而微信豐富的形式更能刺激用戶幾近疲乏的神經~~
微博顯現了對傳統媒體和傳統互聯網的替代效應,受眾時間被進一步分化。總之,微博藉由移動互聯網,進一步使人由現實社會人變成了網絡人,雙重角色特征更為明顯。
看來大家更喜歡在上午和晚上玩兒微博,而下午是大家專心工作的時間。
官微粉絲更在意“隱私”
對微博用戶拒絕轉發內容分析發現,最主要原因是“存在暴露私人信息的風險”,50%以上的用戶會因此放棄轉發微博;因“不希望被同事、老板看到”而不轉發的比例近40%。ps,雖然微博是真實人際關系的網絡呈現,但'隱私'始終是雷區!
顧忌到“隱私”,就會有“潛粉”
那些默默無聞的微博用戶
不要以為你發的微博無轉發就說明沒人關注,微博上最大的用戶或許是隱性的。DCCI數據顯示:互聯網用戶在微博上最常干的事是“瀏覽別人的微博”68.88%;其次才是轉發和發布。在微博上看視頻、聊天、參與商家活動比例也都不低。微博平臺,無轉發不等于無影響!
.jpg)
中國微博營銷的5股力量
➊社會化營銷服務:碎片化營銷缺乏完整生態流;
➋社會化電商平臺:借微關系“直效”互動;
➌傳統SNS網站:“重”品牌反哺 ,“輕”微傳播;
➍ 廣告代理: '興趣內容'只是'人際關系價值'迸發的觸媒;
➎口碑營銷專家:微博贏得“社會人”的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