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劉建軍14日表示,作為有著56年歷史的“中國第一展”,廣交會目前從規模而言已經是全球單年展中規模最大的展會,可謂“世界第一展”。雖然飛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并不會取代實體展會,但客觀形勢已在推動廣交會尋求進一步的升級轉型,最終目標是發展成為“線上+線下”的綜合性貿易服務體。
他說:“從現有情況看,實體展覽和電子商務各有利弊,雙方互為補充而不是互相取代,但規模最大不代表廣交會就不會有新的發展,未來廣交會必須升級轉型,以滿足市場的迫切需求。”
從1994年起,廣交會在組展體制和辦展模式上先后進行了四次較大規模的改革,目前形成了每年分兩屆舉辦、每屆分三期、進出口相結合、實體展覽和電子商務相結合的辦展模式。廣交會展位仍然一位難求,本屆交易會出口展位滿足率僅為54%。盡管想方設法挖潛展位,使得本屆展會出口展區展位總數達到58615個,參展企業24288家,比上屆增加164家,但與全國60多萬家出口企業需求相比,仍然是杯水車薪。
因此,未來廣交會在優化參展結構、提升展覽質量上仍有很大空間需要開拓。劉建軍說,當前廣交會調整重點放在讓規模更加貼近市場需求上,適度扶持部分亟須提升競爭力的展區,廣交會未來還將繼續優化網站信息,升級智能手機應用服務,通過成立廣交會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細分采購商的構成,加強與采購商的聯系和服務,不斷提高廣交會的采購商數量與質量,服務于廣交會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