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這在過去被認為是只有“諸葛亮”們才能辦到的事,在今天因為有了互聯網而并不稀奇。獲取資訊、購物、社交、辦公甚至是談生意,這些現實中人們每天都會進行的活動被統統搬到了互聯網上。人們的需求刺激和促進了互聯網產業的分化,將人們的生活夢想“照進現實”。如眾多的企業利用搜索引擎完成自身知名度的提高,網民們利用人人網、微博等展示自己的心情、生活狀態。但是,網絡經濟在呈現一派紅火的同時,它自身的發展也同樣讓人擔心,它究竟能否盈利,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搜索營銷可以給實體企業提高效益?
眾所周知,互聯網的搜索引擎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而在國內要想查詢航班或者想知道某個知識概念,“百度一下”已成為老少皆宜的口頭禪。伴隨著廣大網民搜索習慣的養成,當搜索引擎為個人提供免費服務的時候,搜索營銷也因為網民在互聯網上投入了大量的搜索時間和注意力,而成為熱力猛增的網絡營銷模式之一,在為搜索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的同時,也為尋求搜索排名服務的企業帶來了效益。
搜索引擎營銷的英文簡稱是SEM,顧名思義,它是在用戶使用搜索引擎時,借助于搜索引擎的頁面,根據用戶使用的方式,將營銷信息推送給廣大的目標用戶,從而為企業提供品牌推廣的服務。
搜索引擎的發展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據艾瑞咨詢集團發布的2011年中國搜索營銷白皮書顯示的數據,2010年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規模達110.4億元,相比2009年的69.6億元同比增長58.6%。而在2011年全年,預期增長幅度還將達到55%。另據對媒體市場的結構趨勢的分析數據顯示,搜索引擎的市場規模和份額已經超過了門戶網站,成為互聯網領域里廣告營收的第一媒體。
由此看來,搜索引擎在營銷方面具備巨大的潛力和能力,而這些增長的可能和任務似乎更多地落在了占據國內最大的搜索市場份額的百度公司身上。難怪作為全球第一大中文搜索引擎的百度在21日在京舉辦的搜索營銷十年慶典上,發布了自己已成功幫助超過40萬家企業實現了品牌知名度提升和利潤大幅增長的消息。
浙江溫州的徐定樞在百度搜索營銷慶典上向媒體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從一個側面證實了搜索營銷給自主創業的企業確實帶來了客戶和收益。他經營的環保科技公司在最初的創業階段中缺乏客戶、沒有知名度,發展舉步維艱。正是借助了搜索引擎的搜索營銷,才得以開拓市場、實現企業的發展。
著名經濟學家、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博士指出:“搜索引擎的興起使我們進入了信息化社會,打破了信息壟斷。它可以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其搜索營銷的服務也可以大大降低一般企業進行營銷推廣的門檻,可以為實體企業解決與客戶和市場對接不上的難題,提高企業的效益。”
客戶數量也能轉化為實際產值?
當你使用人人網等社交網絡向好友發布自己的最新狀態、在網上曬自己的各色旅行照、聚會照的時候,有沒有對這種經濟現象產生過疑問:這些網站提供的帶來了歡樂的應用服務,為什么在用戶使用時不收取費用呢?看似是服務業的行業如果不向用戶收取費用,它又靠什么持續盈利呢?
而像人人網這樣免費的應用網站還有很多,包括門戶網站和其他應用網站開設的微博,如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網易、飯否等等,網民們可以接觸到自己感興趣的行業精英、明星和天南海北的同齡人,關注各類生活、時尚、休閑類資訊,同時還可以拍下自己做的菜秀廚藝,曬和好友游玩的照片秀幸福,還可以傳播自己的言論和思想。可奇怪的是,我們在微博上可以聽音樂、看視頻、寫短日志,進行如此多的活動,偏不需要用戶付費,難怪導致宅男宅女這么多。
互聯網產業在初始發展階段其實是一個燒錢的行業。日前,北京在22日舉行的“2011年中國經濟預測發布與研討會”上,有關部門預測2011年全年的GDP增長速度將達到9.8%。而互聯網作為一種正在快速上升的新興行業,以超過GDP2倍至3倍的速度發展,這個數據說明提供免費服務并沒有延緩行業發展的腳步。
業內分析人士稱,對于互聯網行業來說,用戶數量就是最大的價值,應用服務在發展的初期就是在攢積巨大人氣,形成龐大而穩定的用戶群。而有了用戶,就不愁企業沒有發展。目前微博有2億用戶的人氣,假設每個用戶可以貢獻的潛在價值為100元,那么整個微博產業的潛在價值就可達到200億元。客戶數量本身就可以看做行業實際產值的轉化力。
技術為先將為行業帶來何種新發展?
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行業在國內已經走過了萌芽期,步入了發展期,并全速向著成熟期開進。
技術是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最直接的推動力量,當人們把對互聯網的需求又搬到了手機等移動終端上時,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式增長似乎也將成為必然。而云計算的應運而生,為互聯網產業的進一步分化和擴展帶來了更新、更多的可能。早在上個月在杭州召開的中國互聯網無線化峰會上,阿里巴巴發布的云OS系統和云計算生態系列產品,就將這種可能擴展為互聯網在未來里發展的一大趨勢。而微信、米聊等借助于移動互聯網的語音通訊應用,又使互聯網出現了新的電子通訊業態。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呂本富教授從事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的實證研究多年,他說:“互聯網行業由起初獨立的綜合體已經向著多個方向分化發展。它始終向著兩個基本的方向發展,一個是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對傳統行業進行深化和改造,另一個就是催使一大批新興業態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