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我就會滿懷期待,預測來年社交媒體的發展趨勢。不過,首先我來回顧一下去年的預測。我預測得怎樣呢?還可以。
社交媒體繼續朝著業務整合的方向發展。我去年已經認識到了這一趨勢。在由博思艾倫(Booz Allen)以及社交平臺開發商巴蒂傳媒(Buddy Media)共同開展的一項研究中,接受調查的企業有57%計劃增加社交媒體開支,而38%的企業CEO將社交媒體作為優先考慮的工具。
我還曾預測谷歌將在2011年“殺回來”。這一點也得到了部分證實。他們和Google+一起推出了強大動議,作為谷歌的網站“社交層”。谷歌+包括社交網絡與社交搜索兩部分,其業內觀察人士撓撓頭皮,在想Facebook會不會也憑借資金優勢獲得機會,或者該服務是否會漸漸在高度社交網站中變得倍受歡迎。
我沒有料到Facebook會打入競爭激烈的定位服務。雖然Facebook仍舊以許多方式支持定位追蹤,但是它還沒有迫使Foursquare停業。Foursquare仍然擁有一群非常活躍的觀眾。他們喜歡告訴全世界的人自己身處何方,并上傳照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Facebook最近收購了定位網Gowalla,因此請繼續關注這方面的發展。
那么,在這樣一個越來越同步的世界里,2012年又會發生些什么呢?如下是可以考慮的六大預測,排列不分先后:
聚合的出現。要想了解社交因素將如何與“現實生活”進一步整合在一起,我們可以看看可口可樂公司早在2010年是怎么嘗試的。該公司創建了一個游樂園。所有參與者可以在終端機上刷裝有無線射頻識別系統的手表帶,從而得以在自己Facebook賬號上發帖,告訴大家他們在哪里干什么。而且,達美樂(Domino)比薩公司在其營銷活動中將客戶反饋——原汁原味、未經過濾的反饋信息——公布在時代廣場一塊大布告板上,從而通過數據從真實客戶那里搜集真實看法,并將其公眾于世。這些類型的“跨越媒體”實踐很可能會在來年成為“社交”特點。
影響熱潮。谷歌制定了一種體系,獎勵那些提供可尋找內容的人。類似地,大家就制定體系來獎勵最具社會影響力的人展開了競爭。其中出現了一個比較特別的選手Klout。它決定將自身平臺打造為數據影響力的權威。它努力將數據影響力轉化為商業價值,從而強調比較大型的運動。我們在來年將看到這一運動是如何展開的。如今大家在某種程度上都具有一些數據影響力(不只是名人、學術專家、決策者或者那些左右公眾看法的人)。不過,明年,影響熱潮不會那么注重消費者的作用,比如Klout,而會更多地關注專業人員用來“實現”數據影響力,并真正去駕馭、測量、權衡其結果的工具與技術。
游戲國度。不,我們談論的不是電子游戲,而是說你的瀏覽器或移動裝置中有許多社交應用程序獲得了類似游戲的各種特性。從色階調整到排行榜,到徽章或點數,再到大量參與活動的獎勵等。這種趨勢很可能會繼續發展,因為這種游戲引發人們為爭取時間與注意力而展開激烈競爭。一開始,游戲主要用于用戶設定。不過,你可以嘗試去其他領域尋找這一字眼,比如人力資源、政府、衛生保健甚至企業管理等。或許要想協商你下一次的加薪,需要考慮你在公司電子排行榜上所處的位置。
社會共享。想法、觀點、媒體以及地位升級等共同使社交媒體成為一股強大而且往往具有顛覆性的力量。媒體行業是最早理解這一點的行業之一,還為內容增添了分享選擇,從而引發搜索結果中出現了更多的頁面評論,也提升了地位。社會共享中接下來出現的東西會更緊密地與電子商務或者網站交易聯系在一起。舉個例子,西爾斯公司允許用戶直接通過網站共享產品或評論意見。與他人分享你剛剛預定的假期,或者從某個網站推薦給社交網絡一種產品或服務正是共享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或許只有親眼看到共享選擇才會知道自己愿意去分享什么。
社交電視。對于我們許多人來說,看電視已經成為了一種社交行為,不管你是在和身邊的人交談,發短信,發微博還是打電話告訴朋友你在看什么節目。然而,從更大更廣的意義上而言,電視也即將成為一種社交體驗。X Factor 如今允許用戶通過微博進行投票選舉,并強調其他社會促銷活動,從而鼓勵觀眾在看電視時使用社交網絡。媒體消費社交化的另外一種方式源自一個網站,名為Get Glue。該網站和玩轉四方差不多。參與者可以“登陸”觀看他們最喜愛的節目(或其他形式的媒體),并搜集貼紙,告訴全世界的人自己喜歡哪些節目。隨著社交綜合節目收視率的提高,今年請更多關注這方面內容。
微觀經濟。最后,隨著2012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需要守候一種新的社會途徑,通過某種微觀經濟來解決企業問題。Kickstarter為所有人都提供了一個項目,讓他們有機會因首創精神獲得資助(贊助商也相應地會得到一些回報)。Quirky是潛在投資商的大眾外包平臺。該平臺允許人們提出最佳產品設計理念,然后將這些理念投產,并出售產品。同時,提出理念的人也可以得到一定好處。Air BnB將家轉化為了賓館,將旅客轉化為了客人,并為雙方提供賺錢與省錢的機會。這些例子或許預示著一種新的未來趨勢,其中經濟價值在各個體系成員之間得到了直接商談與交流。
我能想到的還有幾種不斷涌現的新趨勢。無論涉及到任何事情,回顧過去往往會讓我們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產生一些想法。請分享你的想法:你覺得2012年“社交”會如何發展?
戴維·阿爾馬諾,愛德曼數字公司(Edelman Digital)全球創新與整合執行副總裁。該公司是全球通信公司愛德曼(Edelman)的互動業務部門。他的推特號是@arma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