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界經常提到了一個詞是“定向”,它的意思是我們想展示廣告的特別人或是一類人群。定向消費者是我們著重跟蹤的對象,而且他們也是采取購物行動的重要潛在客戶。不論在媒體購物還是創新開發中,我們一旦確定對象,他或她就成為我們的客戶,這意味著我們進入了一個高度有效和效率的狀態。
用戶從考慮購買到考慮是否購買再到最后做出決定,這一過程我們稱之為漏斗營銷。在這一過程中,每一階段的用戶數量不斷減少。如果我們有100名用戶考慮購買產品,有80名可能會嘗試,而有20名最終會購買產品。
現在,用戶以新的方式經常上述不同階段。用戶以新的方式體驗產品,并在新的媒體渠道中發現新的選擇機會。當然,用戶通過上述階段仍是有效的,因為有些用戶通過Pinterest而非電視獲得對產品的認識。
在新的環境中,有些用戶錯誤地認為漏斗營銷的概念不再有效,這也是我們關注定向的原因。如果我們對用戶在何處沒有信心,則我們至少他們是誰。
新媒體是關于連接,而不是渠道。長久以來,我們涉足的媒體都圍繞渠道展開活動。我們來自打印世界,在1900年代早期,紐約時報擁有大量的報紙,我們通過有線電視針對特別的興趣開設渠道。而現在,YouTube也擁有無數的渠道,不過都是圍繞興趣而設定的。
這代表著營銷者的夢想,如果你想為高爾夫球手提供產品,則在高爾夫渠道做廣告。如果你想為母親們提供產品,就要在母親渠道上做廣告。我們對特定渠道的專注度越來越高,我們認為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內容和交互服務,以吸引他們更接近購買。
當然,我們也必須意識到媒體的新趨勢:連接。當渠道將內容聚合在一起時,人們也在同步地將自己連接為一體。這是一種全新的連接網絡,與CBS或是釣魚渠道不同。
這種連接的世界讓我們最為興奮的是,我們可以認識到到是誰、是如何將信息傳遞到這個世界的。這個基于用戶互接的網絡的最大突破是,品牌不但可以為其品牌做廣告,而且可以為品牌關系做廣告。
我們不一定只定向那些潛在的購買者,我們也可以拓展到正在交流者,因為他們也有可能進入我們的產品視野。比如,一個汽車廠商不但可要向當前的汽車購買者做廣告,更要向所有的用戶做廣告。我們不但要解放我們的銷售觀念,更要改變我們與用戶的交流方式。
.